名家教子书:榜样母亲(外国篇)

来源:掌文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佚名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他们两个兄弟都是以诗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敬意。母亲因为不能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,便常去学校看望他们。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其他方面取得成绩后,兄弟两个都只想到:“这可以引起母亲的高兴。”

14岁时,雨果就献给她一部诗体悲剧《伊尔塔麦娜》。诗中有这样的诗句:

啊,妈妈!请屈尊和悦地看一眼,这微不足道的习作。

这些花朴素、自然,一如我心。

妈妈,谨将其中一束献给您。

从写作技巧上看,连雨果自己也认为“写得糟糕”。但他的母亲却不这么看,她从一个能如此罕见的努力、坚持不懈的年轻人身上,看到儿子的未来,她热切地期待儿子的杰作问世。

如果说雨果的得意杰作是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,那么雨果母亲的得意杰作就是自己的儿子。雨果在一首回忆童年的诗中所说:在我金色的童年——唉!它转瞬即逝,花园、老教士、母亲是我的老师。

当雨果信心百倍地踏上人生旅途时,他认为对于他的才华和将来的光荣,世上至少有一个人不抱怀疑,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。可以这样说,没有母亲,也就没有雨果的成就。是母亲的严格要求和严厉的教导,使得雨果能够有坚定的信念,一直沿着理想的道路追逐下去。

教子点睛:

成功的人生,要靠教育艺术为之铺路。严格的要求,是锻铸好钢的熔炉。但是,严格也要有度,也要有理。父母从孩子咿呀学话开始,就要对其言行和举止明确指出“对”或“不对”的地方,使孩子从小就对客观事物有个明确的是非观念。不能等到孩子犯错误时,父母才回过头来对孩子严厉地惩罚一番,那样只能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
发现孩子的潜质

雨果从小就爱好文学,悄悄地学着写诗歌。进学校读书后,兴趣更是日趋浓厚,笔耕不辍。由于舞文弄墨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并无地位,因此老师得知后大为不快,为了阻止雨果写诗,故意给他布置很多数学习题,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放弃写作。

雨果的母亲知道后,并没有屈从世俗的观念,而是更加积极地支持儿子进行诗歌创作。她鼓励儿子抛开那些习题,去从事心爱的诗歌创作。母亲再三考虑之下,她决定不再让雨果兄弟去寄宿学校,而让一位老教师教他们拉丁文,她还在一个阅览室里注册了,以方便孩子们去那里阅读书籍。

孩子们在图书馆里惊喜地发现了卢梭、伏尔泰、狄德罗等人的著作,以及航海见闻一类的读物。雨果正是从小时候产生了读书的爱好,他小时候读过的许多书,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小说和戏剧的题材。

平时,母亲还处处留心帮助儿子寻找诗题,去捕捉一闪即逝的灵感。在母亲的支持下,雨果创作激情勃发,文思泉涌,进步神速。其实,孩子的天赋就像天上的彩虹:没有人知道从哪里开始,到哪里终止。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父母去发现,也无时无刻不在放出它的光彩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名家教子书:榜样母亲(外国篇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