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之帝国崛起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刀缨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其实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军曾向葡萄牙人购买了一大批火炮,其中大部分都放置在珠江沿岸的各个炮台上,无奈这些炮台竟然一炮未发。

“奶奶的,这些清军也太孬种了吧!”朱三看到海珠炮台上的清军竟然发了一炮后就乘坐小舟逃回,占领炮台的联军甚至用海珠炮台上的火炮向城内轰击。

“可恶,太气人了!”刘峰狠狠锤了一下旁边的树干,他虽然早知道结果,但还是被清军的无能表现气得不轻。海珠炮台位于江心,是广州南城的门户,清军在上面安置了大小五十门火炮,没想到就这样轻易的被夺了。

在舰炮的掩护下联军陆战队开始攻取广州的环城炮台,广州城是清朝中华唯一一个拥有全方位炮台的城市。珠江沿岸的二十二座炮台就不说了,城周围有大小炮台近十余处,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西面的沙面西炮台,城北四方炮台,以及东水路的猎德炮台,城东东固炮台,这些炮台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将英军重创。此时猎德炮台和东固炮台受到英法联军的重点照顾,四千联军在两座炮台之间登陆,兵分两路攻打,与之相对的两座炮台上的清军却只有寥寥七十余人,加上紧急支援的团练兵也不足三百人。

猎德炮台在第一鸦片战争中曾被重创,战后又重修,它坐北朝南,西面是猎德涌,可直通广州城内,南面就是珠江,占地一万多平米,炮台呈椭圆形,石砌墙角,青砖垛墙,长有两百米,高近五米,厚约一米,有大小火炮三十五门。

守军在遭到攻击后第一时间还击,他们的对面是一艘二级战舰和两艘三级战舰,火力凶猛,将猎德炮台死死压制,炮台上血肉横飞,但清军以及团兵仍冒死不断给火炮填装,轰击敌舰和上岸联军。

双方火力差距实在太大了,清朝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仍不自醒,军队手里还是传统的冷兵器,其火器甚至还不如明朝,哪里挡得住洋人先进火炮与火枪的攒射,鏖战不到半天,炮台上的清军就伤亡过半,猎德炮台东南角被轰塌,英法联军蜂拥而入,猎德炮台失守。

东固炮台,激战正酣,由于它离内河较远,超出舰炮射程,英法联军正用野炮强攻,同时两千步兵排列整齐,在七百米外进行齐射,这是这个时代的传统战法,利用密集的弹雨弥补射速及精度问题。

守卫炮台的清军远程武器只有火炮,只能一发发填装阻挡敌人的步伐。战斗持续到下午2时,守军弹药用尽,士卒只剩下不到四十人,无奈之下选择了撤退,很快英法联军中路与右路大军会和扑向北边四方炮台。

城北四方炮台乃是广州城防制高点,位于越秀山蟠龙顶,地势险要,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还在这里设立司令部。

都统来存率领八百旗兵在这里守卫,炮台在历经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已经得到加固,还添加了两门八千斤巨炮。来存是个四十岁左右的虬髯大汉,此时身穿清朝标志性棉甲,里面还套了一层锁子甲,手按腰刀,紧紧盯着潮水般涌过来的洋人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清末之帝国崛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