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被千秋: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正式实施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70周年专题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2006年2月24日上午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,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方面情况。

陈锡文说,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、系统、完整的,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是单纯的新村庄建设,概括起来是“五个五”:

一是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句话:生产发展,生活宽裕,乡风文明,村容整洁,管理民主。

二是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“协调推进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和党的建设”。

三是五个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;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;坚持以人为本,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;坚持科学规划,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;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,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、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。

四是“五要五不要”:要讲究实效,不搞形式主义;要量力而行,不盲目攀比;要民主协商,不强迫命令;要突出特色,不强求一律;要引导扶持,不包办代替。

五是五大目标,即农村生产力发展,农民生活水平提高,农村基础设施改善,农村社会事业发展,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。

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。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,又包含了农民收入、生活质量的提高;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、环境的变化,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,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,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。

生产发展,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,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,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。如果基础不牢固,大厦就无从建起。如果经济不发展,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。

生活宽裕,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,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。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,衣食住行改善了,生活水平提高了,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。

乡风文明,是农民素质的反映,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、文化、道德水平不断提高,崇尚文明、崇尚科学,形成家庭和睦、民风淳朴、互助合作、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,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,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、完整的。

村容整洁,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,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,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、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。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。

管理民主,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,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。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,完善村民自治制度,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,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,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泽被千秋: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正式实施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