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张振鹏

主角:卡尔·威特黑格尔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很快,感恩节到了,他就把喂养大了的火鸡,卖给邻村里的农民,把赚到的镍币和银币,都放进了蓝色的储钱盒里,然后,他又把盒子里的硬币,变成了一张张绿色的钞票。他的做法受到父亲的夸奖。

?在父亲的影响下,约翰·D·洛克菲勒在12岁时开始,投身于多彩多姿的工商业世界,16岁当簿记员,靠着他从小养成的商业感觉、逻辑分析头脑以及出奇制胜的经营策略,终于成为垄断全美石油业的石油大王,美国十大富豪之一。

后来,约翰·D·洛克菲勒也承袭了这一家风,在自己家里,他也要求孩子们认真记账。孩子们靠做家务挣零花钱:打苍蝇2分钱,削铅笔1角钱,练琴每小时5分钱,修复花瓶则能挣1元钱,一天不吃糖可得2分钱,第二天还不吃就奖励1角钱,每拔出菜地里10根杂草可以挣到1分钱,惟一的男孩小约翰劈柴的报酬是每小时1角5分钱,保持院里小路干净每天是1角钱……他为自己能把孩子培养成小家务劳动力感到很得意。

其实,洛克菲勒家族的做法在美国非常常见。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要自主自立,提倡“要花钱,自己挣”,七八岁的孩子就能自食其力了,他们做生意,出售“商品”挣零花钱。

美国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地、无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,而是向自己的孩子有偿提供,他们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做家务的责任,而额外的家务活儿,像那些需要雇人来做的杂务由孩子来完成时,父母就会付给他一笔额外报酬。这笔钱一方面会让孩子学会懂得财务预算;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了解到劳动与报酬的关系,当然,还会增加他劳动的乐趣。

在父母的帮助下,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攒零花钱,小小年纪就善于理财,为将来立足于经济社会奠定了良好的财富观基础。

其实,在很多发达国家,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时,要求非常“刻薄”。在日本,很多中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,在饭店洗碗,端盘子,照顾老人,在商店帮忙卖东西等,以此挣零花钱。在英国,根据一份统计,全英国大约有50万送报童。中学生打工是非常常见的现象,而且父母都很支持。一位英国人说:“孩子打工挣零花钱,父母都不反对,甚至还鼓励。一方面可以节约一些开支,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。让孩子知道,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。”在加拿大,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,绝大多数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。所以孩子从六七岁起,父母就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打扫卫生、送报刊信件、为商店代售小商品等事情,以养成他通过劳动取得报酬的习惯。

在现实生活中,有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“来者不拒”,尽全力满足,随便给孩子零花钱,在不经意间,让孩子养成了“大手花钱”的恶习,根本不懂得金钱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。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,长大后在社会上难以立足。作为中国父母,应该学习洛克菲勒家族父亲的作法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
返回顶部